时光飞逝,父母渐老,当我们忙碌于生活的琐碎,他们却悄悄老去。
虽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,祝女士还是无法眼睁睁看着父亲的身体迅速垮下去——短短三四年,从记忆力衰退发展到走路不稳、排便障碍,再到整日只能躺在床上、家人呼叫无回应……
变呆变傻后,他竟“神奇”恢复了
78岁的祝大伯是绍兴人,三年前开始出现记忆力减退,话也明显变少,家里人当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。几年来,祝大伯活动、认知受限等症状慢慢出现且加重,饭量减少、步态不稳、排便困难,甚至连家人都认不出来,整日紧闭双眼躺在床上……
去年10月,家人开始带着祝大伯求医问药,颅脑CT显示其脑室增宽、海马体萎缩,医生考虑阿尔茨海默病。此后,祝大伯持续接受相关药物治疗,但各种症状非但未见好转反而持续恶化。为什么用药后反而更严重了?5月初,经相关专家推荐,在杭州生活的女儿决定让祝大伯从外省转院至杭州,来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。
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痴呆类型,但并不是老年人变呆变傻的唯一“答案”。浙江医院神经外科蓝傅君医师介绍,祝大伯来院后,首先接受了腰大池引流术,部分脑脊液被引流出身体后,他的各项症状明显好转。随后,医生们又为其实施了侧脑室腹腔内分流术,通过将多余脑脊液引流到腹腔中去,让腹腔吸收,实现身体里的“南水北调”。
术后,祝大伯能睁开眼睛了,也认出女儿了,还开始跟家人叨叨年轻时在上海做泥水工的经历……6月,祝大伯的身体情况较刚来院时大相径庭。
“老年痴呆”有可能是脑积水
日常生活中,“脑子进水”常是一句玩笑话,事实上,真有一种“脑子进水”的疾病——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。有数据表明,这种脑积水尤其“钟爱”65岁以上老年群体。
浙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孙虎副主任医师介绍,大脑里的水又称脑脊液,它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,分泌后再经各个脑室最终进入蛛网膜下腔,再回流入血液中,分泌与吸收保持着平衡(正常人的脑脊液在110~150ml之间)。当脑脊液分泌过多、吸收不足或循环受阻时,就会导致脑中液体过多,于是出现脑积水。
患者发生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时,通常会出现这些典型表现:
1.步态障碍:缓慢,摇摆,步距小,起步和转弯障碍。脑积水患者的步态与帕金森或脑血管病患者的步态特点不一样:老人走路时会比较恐惧、害怕摔跤;脚像胶水粘住了一样抬不起来;走路时脚会往外展,增宽步距来保持身体平衡。
2.认知障碍:思维迟缓,淡漠,注意力不集中,记忆力及计算力明显下降。比如,日常家务能力减弱,记忆力减退,但经人提示能记起来。又比如,原来较活泼乐观的老人突然变得郁郁寡欢、没精神。
3.小便障碍:脑积水患者发病早期会出现尿频、尿急,后期逐渐自己控制不住,出现尿失禁。
孙虎强调,老年人出现脑积水的症状和帕金森、阿尔茨海默病很像,因此在临床中,脑积水的误诊率不低。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,病情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加重。脑积水导致的大脑急速老化是有机会可以逆转的,务必做到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疗。